月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说花店的玫瑰是月季,但这俩的关系真 [复制链接]

1#

情人节就要到了,又是一年送花时,玫瑰花是永不过时也不会出错的选择。

但是想来许多人心里也有数:花店卖的玫瑰花基本上都是月季。这是被花店坑了吗?那可就太冤枉他们了!毕竟真卖给你一束玫瑰花,你估计也不想要……

图:火箭绿植

而且玫瑰和月季,这俩的关系真要理起来,真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某种程度上说月季就是玫瑰,也挑不出错。

01

真正的玫瑰

在研究玫瑰与月季关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植物学上的玫瑰。

玫瑰学名Rosarugosa,蔷薇科蔷薇属,原产于中国华北以及日本和朝鲜。

玫瑰在中国的栽培历史相当久远,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汉朝。

西汉刘歆在《西京杂记》里说:“乐游苑自生玫瑰树,树下有苜蓿。”

唐朝李叔卿在《芳树》中言:“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可见唐朝时玫瑰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观赏植物。

那玫瑰究竟长啥样呢?喏,下图就是玫瑰花~

玫瑰果,话说玫瑰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因其果实像极了红宝石。

即使是重瓣,花型也容易摊大饼。

图:TQ

人们爱看玫瑰,更爱吃玫瑰。明代卢和在《食物本草》中说:“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古人早已学会将玫瑰花瓣捣烂制成点心馅料,或是制作玫瑰酒、玫瑰茶。

其次,玫瑰也可用于提炼香精玫瑰油,香味浓郁,令人心旷神怡。

02

中国古老月季

再来看看月季。注意这里的“月季”还没长成我们熟悉的样子,仅仅是指中国土生土长的月季。

月季学名为Rosachinensis,“chinensis”就是指代中国,由此可见月季原产于中国,而且栽培历史悠久,至少在北宋年间已有记载月季的文字资料。

宋代宋祁在《益都方略》记载:“此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红花,属少霜雪,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

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赞其“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可见当时月季的栽培已经相当普遍。

中国古老月季——月月粉图:ichbin秃秃

相较于玫瑰、蔷薇等同科属姐妹花,月季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多季开花。

要知道在中国月季传入欧美国家之前,他们只能观赏单季开花的蔷薇,春夏之交开一次花就匆匆谢幕,而且花型单调,种类也少。

当时园艺潮流已然兴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派出“植物猎人”四处寻找珍稀植物带回去栽培、杂交。

清嘉庆年间,英国植物学家胡姆爵士来到中国,被月季的颜值和特性所征服,将4个原产月季品种不远千里带回了欧洲。这4个品种分别为:月月粉、月月红、淡黄香水月季、粉晕香水月季。

中国古老月季——半重藤本月月红图:天狼说月季

这其中还有个小插曲……据说,当时英法两国正在海上作战。为了让这些中国“玫瑰”顺利到达拿破仑妻子约瑟芬的手里,两国居然达成协议暂时停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玫瑰停战”事件。

中国月季顺利抵达欧洲之后,与当地众多蔷薇属植物过起了“没羞没臊”的杂交生活,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在多国育种家的努力下,杂交月季新品种纷纷涌现,花大色艳、多季开花、花型多变、耐寒性强,现代月季轰轰烈烈地拉开序幕。

图:火箭绿植

年,美国友好人士欣斯德夫人带着她丈夫生前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来到中国,并千里迢迢带来了两株“和平”月季。

时隔近年,月季终于重返故土,却已不再是从前的模样。

03

月季怎么变成了玫瑰

这就涉及到植物命名了。

在我们的认知中,玫瑰、月季、蔷薇是三种不同的花卉,就连古人也对三者作了区分。

比如宋代杨万里就曾作诗《红玫瑰》:“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

然而在西方,这三姐妹共用一个名字——Rose。

图:火箭绿植

所以问题就来了。

新文化运动期间,大量西方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翻译者面对作品中的各种“Rose”,不知道是疏忽了还是“偷懒”,习惯性地翻译成了“玫瑰”。毕竟不是植物学专业人士,也很难分清这些“Rose”到底该对应月季、玫瑰还是蔷薇,尤其这些“Rose”还会互相杂交产生新品种。

这种难度,大概相当于我们要分清羊入虎口的“羊”到底是sheep、goat还是ewe吧!

图:火箭绿植

而后随着西方情人节的流行,以及玫瑰象征着爱情等观念深入人心,花店售卖的切花月季全被冠以玫瑰之名。

但是你千万别觉得上当受骗了哦!

并非花店以假乱真,也不是送花的人不上心,而是相比之下月季颜值更高、种类更多,观赏期也更长。至于玫瑰,最大的价值大概就是它好吃吧!

图:火箭绿植

所以,不要纠结收到的到底是月季还是玫瑰,不管叫啥名,都是爱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