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满枝应该是大部分植物最美的样子,凝日月之光、集天地之气,色可悦目怡情、香可宁神定志,又富含营养成分和药用物质。中药百花,经干燥后皱缩的花蕾放在玻璃杯中经开水一浸泡,钟状、圆锥状、棒状、团簇状、丝状、鼓锤状、球状花朵徐徐舒展,萼片、雌雄蕊清晰可见,吸饱了水分的花瓣仿佛透明样,整朵花在水中上下浮沉,完全绽放,红绿*白紫,复活回盛颜高光时,清香缓缓——秀色可茶,茶可疗疾养颜。
本草有云:“诸花皆升”、“凡花皆散”,性偏寒凉,味多辛、苦,在外感表症、上焦疾病中使用较多。如五花茶之类的广东凉茶,就有许多花类药材。
花类药多入肝经,故能疏肝解郁、养血安神、调畅气机,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中较广。玫瑰花、月季花、合欢花、玳玳花等,可缓解围绝经期综合症、经前紧张综合症等,如解郁三花汤(玫瑰花、月季花、合欢花各10g代茶饮);红花、玫瑰花、月季花、蒲*等,能活血解郁、通经止痛,可治疗月经不调。
春藏锦绣风吹拆,天染琼瑶日照开。
中药百花,秀色可茶,但也有注意事项:
1花茶多不宜与茶叶一起泡饮,因茶叶舍鞣酸,影响疗效和口感。
2花茶也是中药,不同的花茶功效各异,各有其适应症和用药禁忌,应对症而饮。如金银花、野菊花茶比较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少喝;月季花、红花有活血作用,孕妇忌喝;菊花茶最适合头昏脑涨、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高的人群喝,血压偏低和脾胃虚寒者、易腹泻者应少饮。
3花茶不宜喝得太杂,将很多花同时泡饮,有可能功效抵消或太过。性寒的花茶主要有金银花、菊花、槐花等,性温的花茶主要有梅花、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等,性平的花茶有合欢花等。
4花茶应现泡现饮,可加蜂蜜或冰糖调口感。不宜过夜,即不可存放时间过长,易变质。
5中药百花,并不是“凡花皆可茶”。功效不明或有*副作用的花,不可随意饮用,以免不良事件的发生。能做熏茶的、能药食两用的,也就是安全的,如茉莉、玫瑰、玉兰花、桂花、栀子花、兰花、菊花、槐花、桃花、绿萼梅……
现遴选几种常用的花类药茶,略享中药的芬芳。
花如玉管双双绽,叶似鸳鸯对对寻。
金银花: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甘寒质轻、芳香疏散,善透热达表,有“绿色抗菌素”、“中药抗生素”美称。金银花具有良好的清热解*功效,可治疗热*泻痢、咽喉肿痛、痈疮疖肿等。用金银花泡水喝,可改善慢性咽炎的症状。
秋菊有佳色
菊花:辛香轻散、甘寒清润、苦寒清解、能升能降、泻中有补。入肺经,疏散风热而清利头目;入肝经,泻热益阴而平肝明目;兼清解热*而治疮肿。
传统用药上,菊花又常配枸杞子(补益肝肾)泡茶喝而明目。疏散风热多用*菊花、偏治风热目疾;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偏治肝虚目疾。
*菊散芳丛
菊花种类繁多,入药功效也稍有不同。南方有名的杭菊、贡菊、滁菊、亳菊皆可入茶,贡菊明目,杭菊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滁菊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亳菊主用于疏风散热,解暑明目。昆仑雪菊可调三高,野菊花清热解*的功效最强。
玫瑰花:有“解郁圣药”的美称,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淤的功效,脾气急躁或心情抑郁时可适量饮用玫瑰花茶(玫瑰花并非女性专用),如果舌苔*、口苦,可加点菊花;觉得气虚易疲劳可加几枚大枣;火气较旺加点百合、橘络,可疏肝理气、清心安神。
广寒香一点
桂花:辛、温,香味清新,又名九里香,在春季最好用性质偏凉的绿茶或乌龙茶相配,常用于缓解咽干口燥、口臭牙痛。
翠玉晶莹胜雪霜,回思昔日香甜味。
槐花:清香甘甜,药食同源,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便血、痔血、尿血、风热目赤等病症。取槐花和菊花各适量.放入杯中加开水闷泡半小时后代茶饮,具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的功效,脾胃虚寒或阴虚火旺者少饮。
传说中的金花茶——茶族皇后塞外龙井——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