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铺满残疾小伙脱贫路
文|肖进安赵梦琪
为了脱贫致富,残疾小伙常昌胜开过游戏机室、网吧、照相馆;卖过香菇、木耳、土鸡蛋。但由于经营不善,一次次失败使他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苦难将他囿于贫困的“牢笼”,却桎梏不住他渴望脱贫的心。
今年39岁的常昌胜家住湖北省宜城市刘猴镇猴垱村一组。5岁时的常昌胜仿佛“醉酒”一般,频繁摔倒,个头也比同龄人小不少。母亲带他就医,被诊断为“腰椎脊柱侧弯曲”。初中毕业后,因“与众不同”而自卑的常昌胜再也不愿上学了。他决定学技术,学做生意,自己养活自己。
游戏机室、网吧、照相馆,短短几年间,常昌胜有了很多尝试。但因为经营不善,最后都倒闭了,他因此欠了几万元的债。年,常昌胜背起行囊去广东打工。
因为干不了重体力活,常昌胜找了一份网管的工作。为尽快偿还欠债,他不得不加班加点。这也导致他睡眠不足,身体受到严重影响,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失眠,脊柱钻心地痛。
就在这时,妻子提出离婚,母亲又被诊断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加之父亲视力不行,孩子还小,生活一时间难以为继。
年,电商迅猛发展,在广东打工的常昌胜误打误撞进入了这一行。他开始做“代卖”,什么赚钱就卖什么。靠“代卖”,常昌胜挣了几万元。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场危机又让他跌入深谷。
年“五一”前夕,通过电商平台组织的活动,常昌胜接到一大批订单。可后来厂家未能按时发货,使他不仅赔掉了广告运营费,还收到不少差评,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
心灰意冷的常昌胜再次回到家乡,在淘宝网上注册了网店,售卖家乡的香菇、葛粉、土鸡蛋等土特产。但由于资金不足等因素,生意始终没有起色。这一年,常昌胜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转机出现在年。那年春天,常昌胜去看望外婆,外婆家门口的竹篱笆上,一株金银花开得正旺。他觉得十分漂亮,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简单处理了一下就传到网店里。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不久就有人下单,售价19.9元一株的金银花苗,买家一单就要十株。他到处打听,最后找左邻右舍要来一株苗完成了订单。常昌胜回忆,当时那些苗木品相不好,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客户非常喜欢,还在评论区发了很多张漂亮的图。
常昌胜在处理网店订单无心之举,成就了常昌胜的金银花事业。那时,卖金银花的网店很少,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常昌胜的网店买金银花苗。
多次失败的经历让常昌胜明白,要想发展好网店,必须有稳定的货源。他一边恶补相关知识,一边漫山遍野地挖野生金银花苗木,四处打听金银花的货源信息。由于苗木供不应求,常昌胜经常到山东、河南等地买金银花苗来销售,最高时每月销售额达1万多元。
年中秋节,常昌胜把家里房前屋后的10亩荒地开垦后,种上了金银花。市场打开后,他又流转了乡亲们的10亩地,用*府安排的5万元的贴息贷款,把金银花种植面积扩大到了近20亩。
盛夏时节,漫山遍野,草木葱绿。常昌胜家的田地里,覆盖着一行行薄膜,一株株金银花苗穿透薄膜,茁壮挺立。
常昌胜在包装金银花盆景苗现在,常昌胜的网店以金银花树苗为主打产品,还同时卖月季花苗和蔷薇花苗。为提高种植水平,他专门去河南、山东,学习金银花种植与管理技术。最近,除引进一种红色金银花外,他还学会了将金银花树苗进行矮化。这种树苗更适合盆栽,也适合包装发货。他自创“网袋育苗”方法,对自家产品“包邮包活包赔”,以品质和诚信赢得客户。
年,淘宝有一千多家卖金银花苗的网店,常昌胜的网店进入了前十名。当年他获利十多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由于订单量大,常昌胜经常请周边农户帮忙,按天计酬。一些留守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赚钱,增加收入。他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金银花,面积近30亩。除了指导育苗和管理外,还承诺由他的网店包揽销售。
常昌胜(左)和母亲在金银花苗圃除草如今,常昌胜还在研究金银花的药用、食用价值,他准备加工出售金银花藤。
每年的采花季,猴垱村到处都是金色银色红色的金银花。常昌胜说:“今后我想研发新产品,让金银花全身都得到充分利用,并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链条,带动村民都种植金银花,使猴垱村成为金银花的海洋。”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刘朱婴
编辑:刘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