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高架上遍植月季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进入5月,上海的“月季高架”成了刷屏朋友圈的“网红”。16万盆、55万株月季绽放在总长公里的“申字型”高架两侧,使传统观念中的“钢筋水泥森林”,蜕变成魔都空中色彩斑斓的“彩虹桥”。
看得见的,是美丽的彩虹。看不见的,是绿化、路政等主管部门和园林集团、浦东公路署等施工单位的精心养护。为何原本应该栽种“粗放型养护”植物的高架上,却种上了最需要精细养护的“花中皇后”月季?为何换花已到第三年,今年的“感花度”特别高?车来车往的高架上,怎样种花、换盆,浇水除草又在什么时候进行?……带着这些问题,新民晚报记者专访绿化部门,揭开“彩虹桥”背后的秘密。
图说:高架月季
55万株月季种上公里高架
这几天,如果你开车驶上申城高架,满眼月季写就了大大的“申”字。从浦东到杨浦大桥再到南北高架的内环高架两侧,粉色‘安吉拉’娇艳欲滴;到了鲁班路立交转盘,正红色的‘红帽子’热烈奔放;再到沪闵路高架,嫩黄的‘黄苁蓉’俏立枝头……难怪有网友说,早晨开车上班,一路细嗅花香,哪怕堵车也不再焦躁。
记者获悉,上海的“月季高架”主要包括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内环高架、沪闵路高架等四条高架,龙阳路立交等10个立交桥以及虹桥枢纽,总长约公里。品种则有仙境、红苁蓉、黄苁蓉、安吉拉、小桃红、杏花村、红帽子等7种,采取“分段统一”的色彩搭配方式,数公里区域内使用同一品种,一段一段变换色彩,视觉冲击强烈。
虽然今年才成“网红”,但其实上海高架沿口的绿化早在年起就开始逐步换花。“以前高架两侧大多种植黄馨,春天开小黄花,其余季节只有绿叶。虽然也挺好看,但花期短,市民感受不强烈。”上海市绿委办秘书处处长张浩表示。
为了满足城市生态建设从“绿化”走向“彩化”并迈向“珍贵化、效益化”的要求,历时三年,上海“申字型”高架终于全部换上了月季。此外,第一年高架月季以养护为主,第二年有了成花,但不那么茂盛,直到今年,辛勤浇灌才换来了“花开满城”的惊艳效果,空中“绿链”成为“彩链”。
图说:养护人员对月季浇水施肥
高架种月季考验精细化管养能力
和地面绿化不同,立体绿化非常特殊,因其设施载体大多是单位、居住区、大楼等,归属权并非绿化部门。其中,高架沿口绿化,更是涉及到绿化、路政、交警、施工单位等多个部门,养护很受限制。因此传统理念中,高架上种植的都是“粗放型养护”的植物,对浇水、施肥等没有太多要求。
然而,月季虽然常见,却是出了名的难养,在园林界甚至有“能将月季种好代表着最高园艺水平”的说法。在高架上种月季更难——土量少,一个花箱中只能种3至4株花;光照强,水分蒸发厉害,花容易缺水;浇水受限,只能在晚上12时封路后,若有特殊情况,还没法保证一天浇一次……
不过,月季一年能开三季,从4月到11月都有花,花朵能呈现“花团锦簇”的效果。而从杭州等城市的经验来看,月季也能适应高架条件,若管养得当,8至10年都不需换花。综合评判下,月季仍“中选”成为高架主花。
正好比最简单的蛋炒饭反而是最考验厨师功夫的,高架种月季,考验着精细化管养的能力。张浩回忆,从春节前后开始,几乎每周都要开一次高架沿口绿化协调会,行业管理部门、设施主体部门、施工单位、交警部门一起商讨最佳养护时间和方式。
图说:凌晨,养护工人在高架上辛勤工作
图说:浦东养护队伍正在换盆
深夜时分争分夺秒浇水除草
“深夜12时以后,高架会分段封路,上面有很多支队伍在忙碌。绿化养护队伍也是其中一支,浇水、施肥、除草都在争分夺秒进行。”张浩说。
记者从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获悉,花箱运输、拆除、安装、老花箱植物拆分、处理等都需在夜间施工。换盆时,工人必须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并小心操作,防止盆体在搬运过程中掉落。每个花箱都有多斤,到了下半夜,工人往往都已筋疲力尽。
月季养护重点在于水肥管理,为此项目部对浇水装置进行了改装,使浇水车能适合高架花箱的浇水。土壤肥料则使用了适合高架沿口绿化生长的基质。除人工除草外,在施肥的同时加施一定的除草剂,尽可能使花箱内看不见大型杂草和枯枝烂叶。
最难的是控花。55万株月季齐齐绽放,个头还差不多高,绿化部门用了什么“魔法”?据介绍,月季是爬藤植物,精心修剪才能齐平。春节过后,养护单位“抢”了一波工期,将月季茎干高度修剪至25-30厘米。疫情期间人手紧缺,就抽调了本地工人加班,好在那时高架上车也少,为养护提供了条件。”
此外,相关部门也编写了《上海市高架桥沿口绿化养护技术要求》和《高架桥绿化技术规程》。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还组成高架沿口绿化巡查小组,不定期对苗圃月季培育、高架沿口绿化养护进行巡查,提供技术指导。
图说:常德路工地围墙
立体绿化逐渐“彩化”载体品种将更丰富
记者获悉,根据《上海市绿化市容“十三五”规划》,到年上海将新增立体绿化网络空间万平方米以上。此外,立体绿化也连续多年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
据市绿委办秘书处介绍,目前上海的立体绿化载体多样。高架桥柱、工地围墙、建筑屋顶、变电站、公厕外墙、垃圾箱房等不仅穿上了绿色的外衣,更用颜色各异的花卉逐渐实现了“彩化”。比如,吴淞路海宁路口天桥下的8根桥柱,这两天就开满了各色花卉,成了“彩柱”。又如常德路、四平路等多条道路的工地围墙,也已不是简陋的彩钢板,而成了一堵堵“花墙”。
目前,相关部门还在探索,在高架沿口绿化上种植新优花卉品种,比如红叶南天竹、亮金女贞等。此外,在立体绿化的载体上,今后或也将有新的突破。
新民晚报记者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