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观看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时,我偶然得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信息,现在特此分享给大家。原来,我们平时在花店或市场上买到的所谓“玫瑰花”,很可能并非真正的玫瑰,而是月季花。那么,真正的玫瑰花究竟是怎样的呢?真正的玫瑰花,虽然刺多、花型并不十分美观,且颜色较为单一,仅限于一季绽放,但从观赏价值的角度来看,它确实逊色不少。然而,玫瑰花却有着一项引人注目的优点:其香气异常浓郁,且花瓣可食用。正因如此,玫瑰花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提炼精油、制作食品以及酿酒等。
诸如玫瑰精油、玫瑰皂以及玫瑰花茶等由玫瑰花衍生出的产品,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毕竟玫瑰花被誉为美容养颜的佳品,对于追求美丽的女性而言,这些产品无疑是不可抗拒的诱惑。但你是否曾想过,你平时在花店中见到的那些鲜艳夺目的“玫瑰花”,是否就是真正的玫瑰呢?或许,你曾收到的朵玫瑰求婚大礼,其实并非真正的玫瑰花,而是月季花。而我们通常在市场上购买到的所谓“玫瑰花”,大多都是这样的:这种花实际上并非玫瑰,而是月季。月季因其四季皆可盛开的特性而得名,只要四季温度适宜且得到充足的肥水,它便能持续绽放。月季花以其繁多的花朵、多季开花、多样的花型和颜色,成为了广受喜爱的观赏性花卉。因此,别再混淆了,我们平常所爱的“玫瑰花”实际上都是月季花。
这种误解的产生,主要源于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的翻译问题。与中国人对玫瑰、月季、蔷薇的细致区分不同,西方人通常只用一个词来称呼蔷薇属植物——即拉丁文的rosa和英文、法文的rose。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大量西方文学作品被翻译成汉语,当时的翻译者们遇到rose一词时,往往直接译为了“玫瑰”,从而产生了这一误解。月季、玫瑰和蔷薇,这三者如同是来自同一家族的姐妹,拥有着相似的外貌。若你细心探索,会发现她们的枝干与叶子在形态上都有着诸多共同之处。毕竟,她们都隶属于蔷薇科,因此在植株结构上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当然,她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比如有的植株高耸,有的则较为矮小;有的叶面细腻光滑,而有的则覆盖着密集的绒毛;此外,刺的数量和分布也有所不同。蔷薇花,虽然花朵相对较小,但其花量却极为可观。一个枝条上往往能分出约10个左右的花苞,花型则既有单瓣也有重瓣,远观之下亦显得颇为美观。然而,由于蔷薇花仅盛开一季,且面临着月季花的激烈竞争,因此专门栽种蔷薇的人并不多见。尽管如此,在山间地头,我们仍能经常看到一些野蔷薇的身影。尽管这些并非人为栽种,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让我们随处都能欣赏到一片又一片的蔷薇花。那如何区分月季与玫瑰呢?其实,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花朵、叶子、茎刺以及香味等方面。具体来说,玫瑰的花朵相对较小,通常为粉红色,它们在四五月间盛开,并且花瓣在同一平面上,但仅开放一季。而月季的花朵则较大,颜色多样,花瓣不在同一平面上,且四季皆可开花。在叶子方面,玫瑰的叶子凹陷皱缩,无光泽,边缘呈钝锯齿状,而月季的叶子则表面平展,有光泽,边缘为锯齿状。此外,在茎刺上,玫瑰的刺较为硬密且尖细,而月季的刺则相对稀疏且扁平。至于茎直立性,玫瑰的茎直立性较差,而月季的则直立性好。最后,在香味上,玫瑰的香味浓郁,常用于提取精油和香精,制作花茶,而月季的香味则较为清淡。因此,纯种的玫瑰常被用作经济植物,其观赏价值虽然低于月季,但食用、药用及香料价值却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