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天皇杯奖的微型月季
(种植者:日本中央玫瑰)
中央玫瑰和丰田花卉都使用了同一丹麦育种者的微型月季品种,但生产方式各有不同,丰田是作为工业化项目实现了周年生产。
丰田的微型月季生产工业化了,与自然栽培不同,叫“电照栽培”。并非温室生产就工业化了,不管露地还是温室,符合自然规律的开花都属于自然栽培,而利用电照手段人工改变花期的栽培方法叫“电照栽培”。丰田集团的花卉技术公司就是用电照栽培的方法每年产出万盆微型月季。
月季开花需要光照,但自然四季中昼夜长短不一,电照栽培就是用人工照明保持每天日照长度一样。为保证24小时让小月季处于生长状态,丰田的微型月季生产安装了补光灯,当低于一定照度时则自动点灯,且补光系统只停夜间2小时,电费支出很大。降低微型月季的生产成本主要是减少补光时间,那也就意味着减少开花数量。国内目前还没有谁能做到像丰田那么豁出去补光的,所以也看不到开花丰满的小月季。
此外,微型月季生产的工业化程度高低还表现在产品规格是否均一,好比有机栽培不可能产出大小一样的西红柿,迷你月季任其自然生长也会有高有低,但丰田生产微型月季是采用了大型修剪机控制小月季的高度,在生长过程中随时修剪到一定高度。
花卉生产的系统化机械控制在世界上早已形成主流,土质、盆花苗选定、给肥、打药、温湿度、消*、包装、运输等,所有环节都由电脑程序去管理了。丰田的小盆花生产为2万平米温室、年产万盆,其中万盆是微型月季,但一共就10名员工,定期雇用临时工20-30名。温室里几乎不见人影,只看各种大型机械在工作。
作为工业项目的微型月季生产有它的品质特点,但小月季的盆花生产也不一定必须要那么工业化,花盆装土可以人工,苗盘移动可以不用机器人,即使产出株型高低不整齐的小月季也有几分自然风度,花朵少几个,消费者愿意接受的话就是商品。丰田是周年生产才做到了1万平米年产万盆,如果不周年生产,那些机械设备就闲置浪费了,但如果作为农业项目去考量,做不到周年生产也没什么。
自动装盆机
苗盘移动机器人
生产环境电脑控制
苗床消*
盆间距调节的机械化
微型月季的工业化生产在中国一直难以落地,主要因为一次性投资太大,且要求产量有一定规模,否则就入不敷出,而市场又难以估计,谁也不敢那么霸气地就一上来年产百万盆。
那有钱就行吗?也不是!首先,中国没有种苗法,苗商拒绝向中国出口月季是理所当然。但有了种苗法就能敞开引进了吗?还不是!更关键的在于品种费的支付一直是中国生产者的心理障碍。
生产微型月季需要引进带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月季品种,公园引进月季苗不繁殖,一次性完事,而月季生产者支付品种费就不是一次性的了,只要繁殖生产就要根据产量支付品种费。不买东西还要持续付钱,这个是中国生产者在观念上难以接受的。不过,云南生产切花月季的还是克服了“不见东西付钱”的心理障碍,不隐报生产数量,所以才能持续规模性生产。
正规做的话,出新品种就能用上,那也就跟上世界潮流了,良性循环。
丰田的良性循环也在于其生产规模,没量,品种费少了,育种商就对你失去了兴趣。
周年生产的必要性是生产者根据成本测算自己决定,但品种费的规模有挺高的门槛。韩国开始微型月季生产并非马上做到了周年生产,但第一年30万盆,第二年50万盆,第三年万盆。中国也可以这样循序渐进,但你不承诺3年内达到万盆,那育种商就不一定和你签约了,你就拿不到品种。
中国大,起码应该有5个微型月季生产基地才能基本覆盖市场,一个地区万盆,也得万盆。机会是有的,只是需要点儿做事儿勇气和规模,微型月季就是这样一个工业化的农业项目。
请